噴墨印刷過程中噴墨頭上的油墨需要保持一定的狀態,附著于基材后能夠快速固化形成墨點。這與其他使用色粉或高黏度油墨的印刷方式相比,所使用的油墨受到很大的制約。噴墨印刷屬于非接觸式無壓印刷,雖然可對任何基材進行噴印,但為了讓UV油墨能順暢地從噴頭中噴出并達到打印效果,油墨還要在機械性、化學性、可視性和持久性等方面滿足一定的要求,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噴墨油墨要保持其較低的黏度。一般情況下,適當的黏度通常在10~20mPa·s,但這主要依靠將噴墨設備運轉溫度提升至40~45℃后才能實現。由于UV油墨的固化組分具有潛在的揮發性和刺激性,因此溫度更好能控制在65℃以下,還有些不能高于50℃的情況下噴出。
墨滴形成的優劣,受表面張力的影響。表面張力太大則油墨不易形成小的微滴,并可能出現較長的斷裂長度,或斷裂成“拖尾巴”狀微滴。表面張力太小則會導致液滴不穩定,甚至形成“衛星”狀,生成濺射點,影響圖文效果。
固化速度是工業噴墨應用要考慮的重要因素。當噴墨系統的速度達到300~600英寸/分鐘時,UV固化就能體現出強大的競爭力。為迅速固化,UV油墨中需使用高官能度的固化材料,但由于低黏度的要求,又要使用大量低官能度單體,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固化速度。
上述三點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不使用稀釋溶劑就能實現低黏度的油墨更好,但要獲得高品質圖像,在油墨落到基材上后,需要立即完成光聚合,否則會因墨點變形而影響質量。UV油墨表面張力可使附著后的墨滴形狀長時間保持下來,但要在各種基材和油墨之間保持一定的表面張力較為困難,油墨的固化速度卻可通過使用UV燈照射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