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揮發干燥型油墨中,80年代開發的水基油墨,由于有利于環保而受到重視。水基油墨開發之初曾一度受到人們的注目,但因其模版的需水性差,加上在紙張上印刷時因紙張吸收水分易造成起皺等問題而沒有得到普及。進入90年代后期,上述問題逐漸得到解決。隨著采用氨基甲酸酯乳劑的新型水基油墨的問世,其品種也開始不斷增多。
從客觀上分析,由于水性油墨的功能、用途、價格、設備、供應都優于UV油墨,所以未來在網印油墨市場上,傳統油墨將慢慢消失,由水性油墨和UV油墨取而代之,并有可能完全占領市場。商品化的水性印墨已符合簡易、實用、經濟的原則。以前存在的三大缺點,現在已經克服。
網印水性油墨的干燥問題
水性油墨的缺點就是干燥性比溶劑型油墨慢。理論上,水的蒸發能量比油大4~5倍,如何改良干燥性是個綜合性的問題。經多年的研究,現在水性油墨的組成已徹底改良。
1.把過去水性油墨的含水量由70%減為30%。
2.把水性印墨超微粒化,使本來只能用150目絲網印刷的水性油墨,可用300目絲網印刷。印膜改薄,加快干燥。
3.在不妨礙印刷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水性油墨的粘度,使表面張力減小,促進毛細管現象,以提高蒸發干燥和滲透干燥的效果。
4.要有一部高效能的紅外線干燥機。因紅外線為幅射能,具穿透力,能直接與印墨中的分子相互作用,內外同時發熱,促進瞬間干燥,現在用水性油墨做彩色印刷,色與色間瞬間干燥時,150℃只需要5s,這種干燥速度幾乎和使用UV印墨一樣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