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油墨是由連接料、填充劑、著色料和助劑等幾種成分組成的。由此可知,在油墨清潔劑的成分中,既需要含有有機溶劑,又需要含有與無機化合物和顏料親和性好的成分,才能根據‘結構相似相容‘的化學原理,在印刷油墨的過程中利用乳化原理,形成‘水包油、油包水‘的乳化液,以達到清洗墨輥、橡皮布和印版上油墨的目的。在配制時按印刷的要求根據一定的比例混合攪拌,并經由輾壓軋墨工藝制成的。
當這類油墨轉移到印刷表面之后,吸引力作用使油墨中的低黏度礦物油滲透滲出到,而使油墨的黏度慢慢 增加,在此過程中高黏度的干性植物油與合成樹 脂組成的膠體與空氣的接觸表面積逐漸增加,干 性植物油中不飽和脂肪酸的雙鍵發生氧化交聯聚合并形成網狀結構,使油墨黏度迅速上升,最后固著在紙張表面并干燥。植物油型如亞麻油、桐油、脫水蓖麻油等含有不飽和雙鍵結構的干性植物油;溶劑油型如機油煤油等不干性礦物油,苯、二甲苯、甲醇、乙醇、異丙醇等揮發性有機溶劑。顏料包括無機顏料和有機顏料兩類,無機顏料的成分可能是無機單質、金屬氧化物或無機鹽。另外,也有用松香、瀝青等自然樹脂和酚醛樹脂、聚酰胺樹脂等合成樹脂做連接料。